从田间到心间,播下一颗希望之种 -j9九游会网站
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艺新艺邑社会实践队前往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九龙镇金造村参观调研。
深入乡村一线,实地走访调研
向下扎根乡村,用脚步丈量金造村的土地,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褪去“书生气”,低头嗅土地,深入走访调研去理解三下乡的真正意义。跟着村干部的步伐,我们前往了罗发故居、金造村起义广场、金造保卫战纪念馆、琳琅书塾、村祠堂、村党员之家等地,深入了解金造村的历史由来、发展规模和人口分布情况等。通过走访,我们初步掌握了金造村的基本情况,为做好“三下乡”打下认识和实践基础。
据了解,金造村现存农作地极其分散,交通不便等问题。农业合作社虽已建成,但管理措施仍未完善,无法充分调度村民生产。由村民自主生产的麻竹笋,去年至今仍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从原本的两块一斤变成现在的九毛一斤, 导致村民的种植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甚至还要倒贴种植,村民对此的呼声较大。
据了解,金造村现在正面临着多数贫困乡村的困境——青壮年流失,乡村人口老龄化。对家乡的情感使他们无法与老宅分开,但生活的窘迫又让青壮年必须外出务工才能勉强维持家用。村里的医疗设施还未完善,生病之后甚至要跑到十公里外的镇里去。一些家庭因为乡村条件差而选择迁走。于是,便造就了大量的农建房空置的场面。人口劳动力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村民无法进行大规模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是乡镇基础设施无法得以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聚焦问题困难,探索解决思路
近年来,九龙镇为实现经济发展,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实行三下乡乡村振兴战略等途径虽促进了乡镇经济活力,但未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需要长期努力。有限的财政税收怎样有效的落实到民生福祉、乡镇规划,发挥其应有之功用仍需仔细研究。
村民的呼声就是要解决的任务,金造村村民的各需求不同,政府必须切实地走进农村,深入土地与村民同乐,了解村民真正所需,实现村民所想,做好村民最后一公里的任务,摆脱“空谈主义”、“形式主义”,撸起袖子加油干,将民生福祉的建设、乡镇公共服务体系和医疗体系的完善提上日程,努力实现现代化乡镇,解决好长期发展的问题——基于当地现有的资源合理规划资源配置问题,包括文旅产业、桑芽菜、麻竹笋、豆腐在内的产业链重心偏移问题。
践行初心使命,齐心协力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想要真正实施其意义,必须经由各个社会人士、各界社会组织和各级政府机构的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去打造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乡村。
乡村建设的任务困难重重,发展前行的道路也是布满荆棘,但我们身为三下乡青年必须作为行动者,不作论道者,充分发挥自身才干,在实践中积极作为、敢于作为、能于作为、有所作为。
贫瘠的土地会因为一颗颗种子而变得郁郁葱葱。此刻,我们便是这个时代的种子,我们走后,自然也还会有“我们”,那时候的“我们”,定能看到乡村振兴那欣欣向荣的广阔图景。